庆阳窑洞文化研究综述
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,地处黄土高原,这里黄土层深厚,适宜开挖窑洞。先周时期,不窋来到北豳(今庆阳),“陶复陶穴以为居”,这里的“陶复”即现在“半明半暗庄”或“崖庄”的雏形,“陶穴”即“地坑庄”的原始形态。庆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,从出生、结婚以至死后土葬于墓窑,都和窑洞密切相关,由此创造出了许多与窑洞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文化。如今,庆阳百姓从窑洞搬向宽敞明亮的砖瓦房,窑洞处于倒塌荒废的状态,这延续千年的民居形式,缺乏有效的保护,值得我们深入研讨,寻找保护和开发的产业之路。
一、庆阳窑洞的类型
根据考古资料,在庆阳宁县庙嘴坪、宁县阳坬、镇原县王沟等遗址中,都发现了窑洞的遗迹。窑洞从最初“穴居”的形式为主,经周先祖不窋、鞠陶、公刘等人的改进,逐渐发展为地上的“崖庄”形式,后来发展成利用砖土箍成的窑洞。庆阳的窑洞类型多样,主要有:明庄、半明半暗庄、地坑院。
明庄即“陶复陶穴”中“陶复”,依山辟崖,一面靠山崖,三面空旷,或三面靠崖,一面空旷。利用黄土高原有利的地形、地质来开挖,呈长方形或正方形,有时也会形成半圆形(箩圈形),这样形制的窑洞容易发掘,省时省力,且通风、透光,但不利于防盗、防敌。
半明半暗庄,在前有高地、后有高山,或前低后高的胡同里,开挖地基,庄前的土不取完,开挖巷道或巷洞来修建大门,这样后方崖面高,前方崖面低,太阳光只能照射一半,故谓之半明半暗庄。
地坑院是周人的“陶穴”式窑洞的发展,首先在平地上开挖一个方形大坑,四壁开凿窑洞,一般是三面开挖窑洞,一面留出一孔窑洞的空间开挖斜坡形的通道,靠人力把地坑院中多余的土送到原面之上。这种形制的窑洞费时费力,下雨时不利于排水,庄子比较潮湿。
除了以上三种形制的窑洞,还有其他功能的窑洞,如高崖,利用高崖面子,在正面窑之间的上部,再挖一孔小窑,为了防止盗贼和兵匪;拐窑,在窑洞的一侧挖小窑,为了贮
存粮食;地窨子,从山脚挖地道通往悬崖,目的是躲避战争。
二、庆阳窑洞的内外布局与装饰
窑洞开挖完成后,会根据不同的功用进行布局,根据窑的位置来决定谁居住在哪里,注重主窑大于边窑、正窑大于侧窑,主窑是祭祖、接待客人和长辈居住的地方,同时,也讲求“长幼有序”的伦理思想,“哥东弟西,兄南弟北”。根据不同的用途,分为厨窑、牲畜窑、磨窑、柴窑等。在窑洞内部,为了追求美观舒适,会进行装饰,窗户大多用白纸或报纸糊住,或张贴窗花等,体现出庆阳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(一)窑洞内部
窑洞的内部是人们居住的场所,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,主要有厨房和卧房之分,厨房的右侧一般是土灶和土炕相连,中间有一高台,厨房左边摆放器皿和水缸;卧房左边放置家具,山墙上张贴字画,背墙多悬挂中堂之类的字画和匾。为了使窑洞富有生气,庆阳妇女利用各种废纸和树叶剪成各种窗花、门花、炕围花、顶棚花,也有悬挂各类栩栩如生的香包,多反映庆阳劳动人民追求幸福平安、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。
(二)窑洞外部
窑洞的外部是庄户人家的门面,是展现给外人看的,具有明显直观的特点,庆阳人民通过各种技艺使其臻于完美。庆阳自古就是奉行农耕文化之地,牲畜是必不可少的,窑洞中有专门的牲畜窑,有专门储存粮食的粮食窑,有堆放柴草的柴窑,有放置农具杂物的厦子,这其中也有讲究,蕴含风水,互不冲突。在窑洞的周围,人们会种菜、养花、栽树,一方面满足日常生活之需,一方面也为了美观。在崖背上,用镢头等工具挖出凹槽,便于排水,看起来也比较美观。后来砖箍窑的崖背上,还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,追求外部布局的合理美观。
三、庆阳窑洞的文化内涵
庆阳窑洞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,包括:建造前所要遵循的风水文化(周易文化),窑洞整体所呈现出的审美文化,庆阳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以窑洞为中心所创造出的剪纸、皮影、香包等民俗文化,庆阳窑洞冬暖夏凉、节能环保的特点为历代文人所咏叹而形成的诗歌文化。庆阳窑洞所展现出的文化,反映了庆阳百姓的思维方式、信仰方式、生活方式等。
(一)风水文化(周易文化)
隆滟、韩建民在《陇东农耕文化研究》一书的“陇东人民的农耕家园”一章中,集中讲了庆阳窑洞在选址、安宅、建宅、设计窑洞造型、布局以及墓窑选址过程中的周易文化。在挖窑和箍窑前,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来判定窑洞的选址、方位和破土吉日,窑洞选址要取“U”字形,向阳靠山,俗话说:“背靠金山面朝南,祖祖辈辈出大官。”在郭冰庐《窑洞风俗文化》一书的介绍中,选址要远离庙宇,宅前视野开阔,不选择“刀把院”,即宅基处在“死胡同”的尽头,不选择“轿杆院”,即院落左右再无两邻而恰为两条人们必走的要道。在建造过程中,先要有杀鸡洒血、奠酒、烧符等仪式,本村年长者先挖第一铲土,之后大家一起挖。在数字上也有讲究,“取单不取双”,正窑宜取3、5、7 孔,在民间数字概念中,双数表示圆满,而单数寓意增长,寓意人丁兴旺、家财增长。